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中态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历史 >> 内容

1947年国际媒体炒作宋庆龄私生活始末

时间:2014/4/12 9:01:00

  核心提示:[摘要]一时间,关于宋庆龄的绯闻传遍了全世界。原载《世纪》2013年第6期宋庆龄,这位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的一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考验,战争的灾难、民族的危亡,还有来自政敌们无数次对她私人生活的谣言和诽谤。宋庆龄性格内向,面对谣言和诽谤,她总是感到十分痛心和难过,但她也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

[摘要]一时间,关于宋庆龄的绯闻传遍了全世界。

原载《世纪》2013年第6期

宋庆龄,这位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的一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考验,战争的灾难、民族的危亡,还有来自政敌们无数次对她私人生活的谣言和诽谤。宋庆龄性格内向,面对谣言和诽谤,她总是感到十分痛心和难过,但她也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时时透露着自信、从容、沉稳,总是坚强地与敌人斗争,对谣言予以坚决的驳斥。

一个“伟大的爱情故事”

1947年10月9日,美国著名专栏记者德鲁·皮尔逊在他的报业辛迪加专栏《华盛顿旋转木马》上,以《中国政府隐瞒伟大爱情故事》为题,报道了关于宋庆龄的一则桃色新闻。在报道中,皮尔逊写道:“中国政府小心翼翼地隐瞒了自英国王储爱德华八世放弃王位迎娶沃丽斯·辛普森夫人以来最伟大的爱情故事——中华民国创始人孙中山的遗孀孙夫人与来自巴尔的摩的美军上尉杰拉德·谭宁邦的风流韵事。”在皮尔逊的笔下,年轻的来自巴尔的摩的前美军上尉杰拉德·谭宁邦在重庆为美军服役期间与55岁的宋庆龄相识,“由于他们政治观点相近,开始建立了知性友谊,后逐渐发展为温暖的爱情,以充满柔情的字条互诉衷肠”。皮尔逊的报道颇具戏剧色彩,称战后宋庆龄追随谭宁邦到上海,继续保持联系并以唱片传情。他是这样写的:“战后,谭宁邦被调到上海,孙夫人跟随着他。他继续写情书,亲密地称她为‘苏西’。这些信被一个中国信使密存在一个国民党的监视者检查不到的地方。孙夫人被盯得太紧的时候,她就送流行爱情歌曲的唱片到谭宁邦位于当时美国人接管的上海美商华美广播电台的办公室里。他便会回到控制室秘密地播放这些唱片。有时她也能接通电话,遇到这样的情况,谭宁邦便会让他的职员离开。但是他向几个信得过的朋友透露他想同孙夫人结婚。”在皮尔逊笔下,“孙夫人极其谨慎,在一起出席的公开场合特别留心避开谭宁邦。但是当他要从军队退役回美国的时候,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行动。她雇佣他去领导一个她所创立的小型救济组织”。皮尔逊还报称,这桩风流韵事之所以会曝光,是因为孙夫人一贯倡导国民党与共产党和平相处,因而被认为是家族中的另类,有人甚至把她看作是共产党,因此她被长期严密监视,从而她的信件被截获,这桩风流韵事因此被发现。但是,“三年来这件事一直是中国保守得最严实的秘密”,因为“孙夫人堪比当代中国的玛莎·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夫人),国民党和共产党一样尊敬她。她的家庭以及与她有关联的一切已经被中国人民奉若神明。因此,她与一位外国大兵相恋的新闻将令中国舆论界一片哗然”。皮尔逊称由于“孙夫人有很高威望,没人敢在公开场合说她坏话。相反,政府像保护一个活的民族纪念碑一样保护她”。“中国政府为此事大伤脑筋,当谭宁邦因为兄弟快要离世而返回美国的家乡以后,中国政府曾经做过种种努力阻挠他回到中国,但是没有成功”。不久,“他又回到了上海,回到了中国最受崇拜的女士身边”。

皮尔逊的报道一出,各大报纸争相转载。一时间,关于宋庆龄的这则绯闻传遍了全世界。

绯闻炮制者皮尔逊和他的专栏

撰写这篇专栏报道的德鲁·皮尔逊,是以写八卦新闻而出名的专栏作家,在美国新闻界是个传奇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皮尔逊加入了美国友谊志愿服务队,前往南斯拉夫进行志愿救援工作。1926年,皮尔逊成了《巴尔的摩太阳报》驻华盛顿记者站的记者。1932年皮尔逊与罗伯特·艾伦共同撰写并匿名出版《华盛顿旋转木马》和《旋转木马再现》,是一个专门揭发重要公众人物丑闻的合集,这在当时无疑挑战了新闻业准则,也得罪了华盛顿的诸多政要,皮尔逊也因此丢了饭碗。此后,皮尔逊索性自己开创了一个新闻专栏,名字就叫《华盛顿旋转木马》,意指在首都华盛顿这样的地方每天都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活动,繁忙如走马灯,专栏内容及时迅速、丰富多彩。那里面全部都是政治八卦新闻,成为许多老百姓饭后的谈资。

当时,全美国报纸基本上都通过不同的报业辛迪加购买自己需要的专栏。凭借自己在华盛顿的信息优势,皮尔逊将《华盛顿旋转木马》加入了“联合新闻”辛迪加,办得有声有色。到了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全国已经有数百家报纸购买了《华盛顿旋转木马》专栏。其间,皮尔逊的兴趣转向媒体广播,他成为一档每周广播节目的主持人和记者,后来节目被称为《华盛顿旋转木马》。他还主持美国NBC新闻广播节目,这也是他的全盛时期。

专栏记者报道政治花边新闻,难免会出现一些违背事实,丧失道德水准的情况,通常当政治报道出现误差,受到当事人的法律诉讼,辛迪加可以提供资金为专栏记者打官司。而为了保证专栏独立不受控制,皮尔逊没有和辛迪加签订“诽谤保险条款”。其结果是专栏基本不受外界控制。在《旋转木马》专栏成为全国知名专栏之后,皮尔逊离开“联合新闻”辛迪加,加入了没什么名气的“贝尔—麦克卢尔”辛迪加。此后,皮尔逊不仅用自己的名气撑起了“贝尔—麦克卢尔”,还购买了“贝尔—麦克卢尔”三分之一的股份,这使得他在《旋转木马》专栏这件事情上更加变得飞扬跋扈,无拘无束。

在新闻报道方面,皮尔逊有他的一套路子,那就是将事实的或是确切泄露的消息与捏造的或是无事实根据的细节糅合在一起,后者旨在强调和炒作这些基本的故事。在曝光华盛顿政客、新闻人物以及政治事件的时候,皮尔逊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包括付钱给服务员和司机去偷听他们的谈话,从政治敌人那里收集政客信息,贿赂海军职员透露机密数据,甚至命令下属打开一位华盛顿著名律师的书桌等等。

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皮尔逊在政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是个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当然他的许多活动都是颇有争议的,可以说他是大名鼎鼎,也可以说是臭名昭著。

一种“恶意的诽谤”

在1947年10月9日发出这篇关于宋庆龄的专栏报道时,皮尔逊的《华盛顿旋转木马》已经离开“联合报业”辛迪加,处于“贝尔”辛迪加时期。这篇报道的风格完全符合他一贯的手法,除了说“孙夫人一直以来被视为家族的异类,长期倡导国民党与共产党和平相处,友人甚至认为她是共产党,因而被长期监视”是符合事实的以外,其余的关于宋庆龄与谭宁邦日久生情,互写情书,甚至以唱片传情等一些细节都是歪曲捏造的谎言。

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宋庆龄将保卫中国同盟从重庆迁往上海,继续从事救济及福利工作。宋庆龄争取一些同情中国的美国人为中国福利基金会工作,谭宁邦便是其中之一。谭宁邦全名为杰拉德·坦纳鲍姆,出生于美国巴尔的摩市,原来是一位思想进步的广播演员,战时在美国陆军中任上尉,1945年被选为军队无线电台成员到中国重庆及中印缅战区司令部工作,同时担任被美国接管、为美军导航的上海美商华美(又称西华美)广播电台指挥官。1946年谭宁邦在中国从美军退役,加入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公关部当记者。宋庆龄1945年10月23日自重庆致纽约的好友格雷斯·格兰尼奇的信中向格雷斯解释决定任命谭宁邦任总干事的原因之一是,纽约的“美国援华会”曾同另一个同类组织“中国救济联合委员会”谈判过,“由谭宁邦担任驻华联络员,薪水他们负担”。然而,在皮尔逊的报道中,宋庆龄请谭宁邦担任中国福利基金会总干事成了她为达到与谭宁邦继续在一起的目的而采取的策略,从事救济事业变成了满足她个人私欲的手段。

皮尔逊的报道一出,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宋庆龄很快了解了这一情况,她立即于1947年10月10日通过美联社发表了一则声明,对皮尔逊的报道进行强烈谴责。声明说:“德鲁·皮尔逊关于我的说法是一种恶意的诽谤,毫无事实根据。它的荒谬同它的恶意可以等量齐观。我相信,皮尔逊先生将有足够的公允之心,全面地、公开地撤销这一不实之辞。”

熟悉和了解宋庆龄的朋友都知道,这则新闻报道的背后,是一场恶意的政治阴谋。

人身攻击背后的政治阴谋

一如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垮台以后宋庆龄远走莫斯科,关于她要与陈友仁结婚的谣言满天飞一样,每当宋庆龄公开表示坚决的立场,她的敌人总会像过去做过的那样,互相呼应地对她进行人身攻击。

1946年,内战的乌云笼罩着中国,而美国政府以武力援助国民党,力图阻止或限制中国革命的胜利,使得形势愈发险恶,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和内战危险中。此时的宋庆龄在上海领导中国福利基金会从事战后救济事业。宋庆龄一贯坚持将她从事的救济工作同国家和人民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联系起来的立场,在从事救济工作的同时,她所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会也向全世界宣传中国的形势。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之下,中国福利基金会,敢于坚持正义,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和救援导向,通过各种渠道,向战后掌握着大量救济物资的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国外各援华机构争取物资援助,全力援助被国民党严密封锁的解放区。她还介绍外国医生、护士和其他技术人员到解放区工作,有力地帮助了解放区国际和平医院的发展。

1946年7月23日,在国内形势最为险恶的时候,宋庆龄挺身而出,打破多年的沉默,跨越救济工作领域,发表了直言不讳的、政治性的《关于促成组织联合政府并呼吁美国人民制止他们的政府在军事上援助国民党的声明》,强烈谴责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内战,反对美国政府实行扶蒋反共的政策。宋庆龄的声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得到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国内各行各界纷纷响应。彭泽民、何香凝、丘哲、张文、李章达等44人联名通电,呼吁内求和平,外伸正义,立即停战,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美国前总统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和一些国会议员发表谈话,美国一些报刊发表社论,反对美国干涉中国。

虽然宋庆龄强调“在声明的发布中,绝无任何偏向”①,但是她的声明还是被许多美国媒体认为是具有强烈的亲共色彩②,于是,她的政敌们又开始了一场抹黑她的运动,制造各种新闻,企图诋毁她的形象。正如1946年11月,原供职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后转入中国福利基金会工作的美国人西尔维亚·坎贝尔从上海写回美国的家信中所说,“在这里,也在美国,肯定在进行一场把她抹黑的运动”。“我们都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有人)正在美国进行着一场政治迫害”。③至1947年底,皮尔逊炮制宋庆龄桃色新闻使得对宋庆龄的人身攻击达到极致,虽然皮尔逊的报道中没有明确说明他的消息来源,但他在报道中说孙夫人的风流韵事是因为国民党政府对她的长期监视和截获的信件而曝光的,因此,包括西尔维娅在内的很多熟悉和了解宋庆龄的国内外友人都认为这个谣言是国民党制造出来,专门向国外散播的。曾经担任过宋庆龄贴身保镖的台湾共产党员蔡仲伯也认为这是卑鄙的人身攻击。他所认识的宋庆龄为人“很低调,虽曾留学美国,但非常重视中国传统礼教”,绝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国民党制造这样的桃色新闻,既可以把宋庆龄抹黑,又可以破坏中国福利基金会在美国及世界其他地方的筹款活动。

对于这样恶毒的人身攻击,宋庆龄无疑愤怒不已,也十分痛心。但是,对这些“下流的攻击”,宋庆龄表示“并不为此担忧”④。正如有些外国报刊所评论的那样,宋庆龄“虽然娇小,纤弱,漂亮精致,谦逊地几近羞怯,但她却有着热烈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她没有被这些流言所击倒,而是沉着、冷静,从容面对。宋庆龄深知“如果就此事对皮尔逊提起诉讼不会取得满意的结果,因为对方总会想方设法进行抵赖。而且将此事公开地搞得满城风雨,到头来会对自己造成更大伤害。”⑤但是,她也“决不会向敌人屈服,而使他们失望的”。⑥她公开发表严正声明,谴责皮尔逊的恶意诽谤。宋庆龄的声明通过美联社发出以后,全球各大报纸均全文转载。而据相关媒体报道,谭宁邦远在巴尔的摩的父母和兄弟对皮尔逊的报道嗤之以鼻,他在纽约的朋友也是如此。事实上谭宁邦在解放前的恋爱对象是陈元琪小姐,上海解放后两人就结了婚。陈元琪的姐姐陈元珍是陈友仁之子陈依范的夫人。国内外有识之士都看得出这是一支射向宋庆龄的政治暗箭,谣言不攻自破,国民党抹黑宋庆龄的阴谋又一次落空。

正如西尔维娅所说的那样,宋庆龄的政治敌人那么多,对她人身攻击的狂潮不会那么快过去。1949年初,国民党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又采用同样卑劣的手段,散布谣言,说国民政府将邀请宋庆龄出任政府首脑,并称宋庆龄已收到这一请求并可能接受。这一谣言甚至传进了美国国务院。1949年1月10日,宋庆龄又一次展现了她的从容与坚定,她以其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会的名义公开发表辟谣声明。纵观宋庆龄的一生,面对人身攻击和恶意诽谤,她曾受到强烈打击甚至病倒,但是最终她总是能够坚持用自己的行动告知世人,打破谣言,展现她独特的强大精神力量。

历史已经证明了宋庆龄的高洁,造谣者如跳梁小丑般的行为终究会被雨打风吹去。回望历史,可以说“清者自清”是对这一“绯闻”最好的注解。

(作者为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馆员)

注释:

①《宋庆龄来往书信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0页。

② 《宋庆龄书信集》上,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9页。

③ 爱泼斯坦著,沈苏儒译《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07页。

④《宋庆龄书信集》(续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⑤⑥ 1947年12月19日宋庆龄致爱泼斯坦信,《挚友情深——宋庆龄与爱泼斯坦、邱茉莉往来书信》,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41页。

 来源:文摘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态新闻网(www.zgdtnews.com) © 2024
  • 京ICP备17047898号 京ICP备17047898号
  • 本站所有新闻均转载于网络,信息仅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 百度
    黄金认证
  • 信息网络
    安全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