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中态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收藏 >> 内容

郭沫若为何将遗址写成遗趾? 疑是书法需要


时间:2014/4/2 9:39:23   来源:西安晚报
0

  核心提示:遗址大厅上,半坡遗“趾”四个字一目了然 记者 陈黎 摄碑林的“碑”字少了一撇的热议刚结束,就有读者打进热线反映半坡遗“址”为何要写成半坡遗“趾”。这个郭沫若的题字,是写错了么?走进半坡博物馆,正对大门的是一个鱼池中耸立着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石雕,后面就是遗址大厅。遗址大厅正面“半坡遗趾”四个大字一目了...

遗址大厅上,半坡遗“趾”四个字一目了然 记者 陈黎 摄

     碑林的“碑”字少了一撇的热议刚结束,就有读者打进热线反映半坡遗“址”为何要写成半坡遗“趾”。这个郭沫若的题字,是写错了么?

    走进半坡博物馆,正对大门的是一个鱼池中耸立着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石雕,后面就是遗址大厅。遗址大厅正面“半坡遗趾”四个大字一目了然。关于这个“趾”字说法也比较多,有说是因为郭沫若当时酒后题字所以写错了,有说“址”和“趾”是通假字,还有说郭沫若故意写成这个字,寓意大家踏着古人的足迹向前走。

    半坡博物馆事业拓展部主任马雨林告诉记者,这四个字是1957年底郭沫若题的,当时他人在北京。为何写成“趾”到目前都没有定论,但是肯定不是通假字。“《中国古汉语词典》对趾的解释是遗迹、足迹。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郭沫若在题字的时候认为这个趾更加贴切。”

    记者获悉,郭沫若对半坡有浓厚的感情,曾经在1959年、1960年连续两次视察半坡博物馆。精通历史与考古的他对6000年前的遗迹、遗物看得很仔细。在听完解说后沉浸在深思中。并挥毫写下了一首诗:“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随后他还题书了“半坡博物馆”的馆名。

    对于网友“揪出”历史名人题的“错”字,马雨林认为,古代是手写体,在能认出这个字的前提下,多一笔少一笔非常正常。比如“鬼”字上面一撇也常被省掉。“桃”字可以改成上下结构,“木”在上,“兆”在下。这些今人看来的“错”字,其实是一种书法的需要,而这类写法又在碑文和题字上比较普遍。 (记者陈黎 实习生季仪如)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态新闻网(www.zgdtnews.com) © 2024
  • 京ICP备17047898号 京ICP备17047898号
  • 本站所有新闻均转载于网络,信息仅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 百度
    黄金认证
  • 信息网络
    安全报警